騎樓歷史 歷史名人 騎樓文化 |—微視頻-騎樓守望 |—微視頻-末代格格 未來騎樓 騎樓修復 |—大事記(2013) |—大事記(2014) |—大事記(2015) |
騎樓建筑最早見于兩千多年前的古希臘,近代才流行于南歐及地中海一帶,并傳至東南亞。??诘脛偕陈?、文明東路、中山路、博愛路、解放路,兩側都是一幢幢始建于十九世紀末的南洋風格柱廊式騎樓。
??诘尿T樓老街建筑群初步形成于1920年代至1940年代,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四牌樓建于南宋,距今有600多年歷史。騎樓的歷史與??谠缙诘膶ν忾_放息息相關。晚清時期,??谑钱敃r全國對外開放的口岸之一,全島對外開放的窗口,在南洋謀生的人開始回家鄉投資建設。1849年,最早的騎樓在水巷口、博愛北路一帶的四牌樓街區建成,整片騎樓街區就是從這里延伸開來,形成了規模。
??隍T樓街區的發展源于海上貿易與航運的發展,當時??诤_\航線可到達曼谷、吉隆坡、新加坡、西貢、海防以及香港、廈門、臺灣、廣州、北海等,因而活躍于東南亞與大陸沿海區域的商戶和勞工成為傳播南洋文化的載體,也將各地的建筑風格和樣式帶到???,形成了??隍T樓建筑歷史文化街區歐亞混合的城市風貌。
海南僑領王紹經
祖籍海南瓊海石角村人,民國時期??隍T樓老街大亞旅店和裕大商行產業的擁有者。王紹經是瓊僑先驅十杰之一。他曾創辦新加坡瓊州會館并就任會館第一任主席,是瓊籍人士在南洋的首領。早在20世紀初年,南洋華僑中就盛傳這樣一句話:福建有個陳嘉庚,海南有個王紹經??梢娡踅B經在華人心目中的地位。
在新加坡,有一條以王紹經的名字命名的街道———紹經街。以華僑的名字命名街道,是新加坡政府對華僑貢獻和華僑開拓精神的認可和褒揚。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正值王紹經事業的鼎盛時期。此時,他洞察市場,籌集資金投資地產,開辦實業。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一帶購買了房產和橡膠園。僅在新加坡一地,就有20多間店鋪。他不僅投身橡膠園、房產等行業,還在銀行、保險、匯兌等方面多有涉及。他的兒子王先樹秉承其父的理想和品性,管理乃父紹經公所經營的貿易、地產、橡膠園種植業、金融及保險業等,繼而自創恒裕興匯兌莊,二戰后又創辦永遠芳面粉有限公司,因其經營有方,各機構業務發達,一時聲譽鵲起。王紹經家族對社會公益,家鄉福祉,皆不遺余力。除在新加坡捐資辦學,支持公益事業外,王氏家族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就回??谂d辦企業。王家在??谑胁郾甭穭撧k的大亞旅店和“裕大紗布公司”,也就是現稱“紅霞商場”的棉布公司,曾是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谥烫?。
王紹經是海南人在海外艱苦創業獲得成功的典范,當年海南人下南洋開創事業的成功代表。在事業興旺時,他除了在??趧撧k公司,還不忘故土,出資在當時老家瓊東縣嘉積鎮(今瓊海市嘉積鎮)創辦“批局”,為旅居海外的華僑辦理匯兌服務,并在家鄉建校、筑橋、修宅,福澤鄉鄰,芳名傳世。
華僑殷商王先樹
作為著名僑領王紹經之長子,小時候受過私塾教育,10多歲時便被父親帶到南洋,由于他精干好學,很快便熟悉了經商的門路。王紹經就讓他往返于新加坡和瓊州之間做生意。王先樹秉承其父的理想和品性,管理父親所經營的貿易、地產、橡膠園種植業、金融及保險業等。因其經營有方,一時聲名鵲起。
王先樹所經營的大亞酒店,當年就是富賈云集之地,曾是??谧罘比A的所在。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诰幼≈?000名法國人、英國人、日本人和朝鮮人,這些外國人是大亞酒店的???,大亞酒店曾有一間小咖啡館。根據一些文獻資料的描述,當年一些西裝革履的名流經常攜著身著華服的淑女到咖啡館品嘗從南洋運回來的咖啡。
20世紀初,善于經營的王先樹還創辦了“裕大公司”,經營布匹百貨零售,并以布匹批發為主。當年的“裕大”,是??谶M貨的各縣布商們的必到之處。當年的 “裕大”曾經是??凇皶r尚風向標”,是??诿孪矏壑?。
南強老商號創始人吳乾剛
20世紀30年代日軍侵瓊前,??谥猩铰烦霈F了很多有名的商號,那是??诘纳虡I得到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這時候,海外有了一定積累的瓊僑紛紛回鄉購房置業,其中有一個名叫吳乾剛的海南文昌人,時任越南華僑抗日救國后援會主席的他將在越南經營不錯的兩家藥店變賣后,買下了今老街中山路的南強藥房。
在戰爭時期,醫藥的生產和銷售是一個受到多方鉗制的行業,吳乾剛在這個特殊時期經受了很多考驗,作為越南愛國華僑的他曾支持蔡廷鍇將軍的19路軍。1932年,還在越南西貢經營醫藥的文昌商人吳乾剛收到“陳銘樞、蔣光鼐、蔡廷鍇”親筆簽名的謝函,感謝他在民族危亡的時刻給遠在上海浴血奮戰的19路軍以醫藥支持。
吳坤濃與五層樓
得勝沙路上的“五層樓”是??隍T樓老街建筑群中特別耀眼的一座。不僅因為它長久占據??诘谝桓邩堑奈恢?,還在于它牽動了無數海南人的心靈牽念。于1935年建好的“五層樓”,其白色洋派的雕花依舊保留昔日光景,徜徉在它有些暗淡的樓道里,依稀可見它當年的豪華與精致。它既是??诋斈甑暮廊A酒店,也是舞廳、影業、咖啡館等的綜合娛樂場所。出入于此的達官貴人、軍政要人、華僑商賈和本地時髦青年一起,構成了這棟大樓共同的傳奇。海南文昌鋪前人吳坤濃便是這棟大樓的主人。
1930年,他的父親已經是法國銀行駐越南防城的總代理,是一名往來于越南與南洋、香港等地的金融家。此時的他已經有了一筆客觀的儲蓄,便決定在??诮ㄔ齑髽?。1932年,年輕的吳坤濃陪伴父親到新加坡、泰國采購鋼筋、水泥、楠木、瓷磚、電燈等。一車車從鋪前港上岸的建設物資,源源不斷地送往??诘脛偕陈??!拔鍖訕恰睆睦_序幕那一天其就不知上演了??诓荷隙嗌俚谋矂?,知道1939年日本入侵前,這里就是??诜比A、開放的象征,演繹著一個時代的舊夢。
??诿聟怯袂偌易?/span>
??隍T樓老街傳奇女商人,早期新加坡留學,后回??诩藿o??诹菏霞易宓膬鹤?,成為這個家族的實際掌門人。1935年底,虛歲17的玉琴成為梁家的新媳婦。梁家在??谑莻€大家族,兄弟兩人共有6個兒子,住在一所買來的大宅院里。1930年代的???,土特產遠近有名,銷往大陸各地及東南亞一帶的產品不斷增加,商業也更加活躍。梁家經營“九八行”生意,與梁氏家族的另一大號“梁安記”一樣是當年??诿麣夂艽蟮纳绦?,它們幾乎壟斷了??诘倪M出口生意,赤糖、檳榔、椰子、魚干、蝦米等,銷路都很大,成為??谫Q易業里的著名商戶,名震一時。
光緒三十年即1904年,中國婦女去南洋的禁令終于解除。從1904年開始,海南女子可以到國外與丈夫同居了。一些在南洋生活富足一點的人,便紛紛回鄉攜妻兒到南洋共同創造新生活。不少家庭富裕的女子也春心萌動,開始想方設法去南洋讀書或者隨家族在南洋打拼。這樣,就出現了許多“南洋新娘”或者留學南洋的新女性。于是,海南女性便多了一份別樣的南洋味。
吳玉琴生長于???,求學于新加坡,商海征戰于??谀酥聊涎?,后將生意做到越南,是海南新女性的一個代表。在抗戰時期,她與她的家族一起經受了嚴峻的考驗,作為一個大商戶,她拒絕接受與日本人合作,拒絕加入漢奸性質的“地方維持會”。在她的帶動下,??谏倘思娂姉壋嵌?,寧愿失去生意也不當漢奸,成為海南抗戰史上的一段美談。吳玉琴近90歲的人生歷程,無論是經歷了下南洋的時代潮,民國的風云變幻,抗戰期間的人性考驗,還是新中國建立后不同時代的生活變化,她都深明大義,保持著人性的尊嚴與商業良心,成為女性商人的典范。
愛新覺羅·恒容格格
生于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父親名叫愛新覺羅·毓平,曾任宗人府總管。1924年,已經被趕出宮的恒容格格正好16歲,一個機緣,經宋慶齡和朋友的介紹,她認識了孫中山總統府中文秘書林樹椿,并成為他的終身伴侶。由于歷史的變遷,林樹椿有意隱去自己與一代偉人孫中山非同一般的交誼,而由宋慶齡直接促成的林樹椿與末代格格恒容的傳奇婚事也塵封了半個多世紀。
林樹椿(字軒甫)1886年生,海南文昌龍樓五湖村人。1915年考上湖北武昌中華大學法律科。1921,跟隨孫中山在廣州總統府,得到孫中山的賞識,在孫中山總統府任中文秘書,此時,宋慶齡是英文秘書。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走完了他的一生。
林樹椿一生堅持司法獨立,頂住種種升官發財的誘惑。在他解放后留下來的口述材料里,他寫道:“吾雖在國民黨做事多年,但視國民黨的組織如一盤散沙。作為司法人員更不應該入黨,這會違反司法獨立與公正的精神。吾當牢記中山先生之教誨:‘道因時以立,事惟公乃成’……”這是孫子中山先生1924年送給林樹椿的對聯。這成為他一生遵守的座右銘,也成為格格和孩子們一生珍藏的傳家寶。1940年代初,當他在廈門任首席檢察官時,曾以證據不足為由,冒著被革職的危險,解救了60余名已經被國民黨司法機關判了刑的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單憑這個功勞,解放初林樹椿曾得到新政府的寬待。林樹椿與格格的故事,其實蘊涵著中國近百年來的大歷史變遷。解放初,格格在??谥猩铰烽_的“北方飯館”,也成為老??谝欢文ú蝗サ挠洃?。
建筑文化
??隍T樓建筑作為一種外廊式的建筑藝術源遠流長。??诎咨T樓建筑既有濃厚的中國古代傳統建筑特色,又有對西方建筑的模仿,還有南洋文化的建筑及裝飾風格,并明顯受到印度和阿拉伯建筑文化的影響,這些獨特的建筑風格形成了一座騎樓就是一幅風景畫。
由于海南獨特的強曬多雨氣候條件,早在1395年(明洪武年),??凇巴馍场币粠В床勐?,得勝沙路)建造市場街時,已出現了能遮雨防曬的長廊式“排店屋”。1930年之后,一股闖南洋風潮在海南刮開,在異鄉打出一片天地后,出海闖南洋的海南人“葉落歸根”,攜帶著畢生血汗錢回鄉建屋,安老終生。祖輩們在帶回了南洋思想的同時,海南也由此出現不少南洋風格的歐式騎樓建筑。那時,幾座或十余座騎樓參差錯落毗連一起,店屋前連廊連柱的長廊連接起整個街區,即可為往來的行人撐起一片遮擋烈日暴雨的天地,營造出相對涼爽的環境,又可成為商家謀業招徠顧客的開放交流場所。騎樓,成為了當時的商業文化與社會文化的地域特色。
名人古跡
騎樓老街在其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積淀了大量的歷史文化遺跡,歷史人文色彩豐富多樣,歷史上有十三個國家在這里開設了領事館、教堂、郵局、銀行、商會;中國共產黨瓊崖一大會址、中山紀念堂;西天廟、天后宮、武勝廟和冼太夫人廟,還有當時衣錦還鄉的華僑富商為家鄉建起的家族式連排騎樓,如邱氏祖屋、饒園等。
當年非常有名的??谧罡邩恰拔鍖訕恰?,如今在得勝沙路還可以看到。它是在上一世紀三十年代初,由時任越南西貢市匯理銀行董事長的文昌籍鄉親吳乾椿,用從南洋運回來的石料、木材修建起來的。作為當時??谧畲笞詈廊A的旅館,它一度是??诘臉酥拘越ㄖ?,并經營過大劇院、放電影等。
傳統文化
老街居住的傳統模式里遺留了眾多極為有趣的鄰里空間,如露天戲臺和社區活動空間合二為一的宗廟空間;室外隨處可見的土地爺祭拜點,常年有人供奉;較大的室內茶室,多為老年人交談聊天,消磨寂寞時光所用,茶室內人聲鼎沸,俗稱“老爸茶”等等。由于住宅外部的社區活動空間豐富,長年來形成和睦和諧的鄰里關系,逢年過節就家家戶戶都參與社區特色的“點龍燈”活動。
該插件不受支持
該插件不受支持
該插件不受支持
|